尋求安全感的中國:從中國人的角度看中國的對外關係

尋求安全感的中國:從中國人的角度看中國的對外關係售完不補

尋求安全感的中國:從中國人的角度看中國的對外關係網友評鑑4顆星

買過的朋友都說物超所值

博客來社會科學-政治分類熱銷好書

  • 定價:500
  • 優惠價:79395
  • 優惠期限:2014年02月28日止

  • 尋求安全感的中國:從中國人的角度看中國的對外關係

    想了解更多[尋求安全感的中國:從中國人的角度看中國的對外關係]的內容嗎
   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

    內容簡介

    中國的崛起,對於世界,可以是機會也可以是威脅。那麼世界對於中國呢?

      中國這麼大,人口這麼多,經濟充滿活力,軍事又快速發展,
      既然如此,中國為什麼仍然沒有安全感?
      因為中國是一個被四個同心圓環伺的脆弱強權。

      第一環──中國管轄或聲稱擁有的整個國土
      .13億人口、55個少數民族、4個對中國沒有國家認同的地方

      第二環──20個國家排成一個圓圈圍著中國
      .15個世界上最大國家中的7個、5個曾在過去70年間與中國打過仗、9個政權不穩定的國家、2個造成中國外交難題的政治行動者

      第三環──由東北亞、大洋洲、東南亞大陸、東南亞沿海、中亞6大區域體系組成
      .北朝鮮核武問題、伊斯蘭基本教義派問題、美國軍事的存在、各國對中國崛起的擔憂

      第四環──東歐、西歐、中東、非洲、北美洲、南美洲
      .侷限在商業和外交方面,既無關軍事,迄今為止也不具任何文化或政治的意義。

      帝國時代的中國築起萬里長城,以抵禦來自北方的蠻族。
      到了共和時代,長城徒留遺跡,中國該如何面對來自四環的挑戰?
      中國如果找不到安全感,長城縱有萬里也不夠長。

    作者簡介

    黎安友(Andrew Nathan)

      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,美國政治學協會、亞洲研究協會、外交關係協會、美中關係委員會、人權觀察委員會成員。專長中國政治與外交政策、政治參與及政治文化比較研究、人權研究。

    施道安(Andrew Scobell)

      美國亞太安全專家,出生於香港,曾任教於美國陸軍戰爭學院的戰略研究所、德州農工大學的喬治.布希政府與公共服務學院,現職為蘭德公司(智庫)資深政治科學家。

    譯者簡介

    何大明

     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,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。譯著有《長城與空城計》、《後街金融——中國的私營企業主》、《從極權統治到韌性威權:中國政治變遷之路》、《以色列移民與開發百年史》、《從貧苦農民到現代化農民》等。


    ...繼續閱讀



    , , , ,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
      comuni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