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! NTU 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

Hi! NTU 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讓你讀了還想再讀

Hi! NTU 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網友評鑑4.5顆星

買過的朋友都說物超所值

博客來社會科學-教育分類優質推薦

  • 定價:320
  • 優惠價:9288
  •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72

  • Hi! NTU 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

    想了解更多[Hi! NTU 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]的介紹請點擊左邊圖片
   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

    內容簡介

      從日治時期的臺北帝國大學,到現今的國立臺灣大學,走過82年的歲月,臺大校園記錄了許多故事,成就許多學子的夢想,擁有豐厚的歷史深度和人文溫度,更是臺灣社會現代化歷程的縮影……

      本書透過幾個面向來「閱讀臺大」,以空間軸為經、時間軸為緯,將目前校園導覽的各景點特色,轉化為各種「密碼」,期盼提高閱讀之可親性與趣味性。

    作者簡介

    劉子銘

      1977年生,臺大光電所博士, 目前任教於臺大醫工所,專長於雷射與生醫光電的研究,熱愛科學理性之外的人文感性,關心校園,推動臺大解說導覽服務課、臺大博物館群嘉年華、校園文化資產 詮釋課程以及訪客中心的成立,期待高等教育的知識殿堂也能運用學校既有文化資產與自然資源,成為一個社會教育的基地。

    楊松翰

      1978 年生,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,目前任職於臺大秘書室,負責訪客中心相關業務。因協助「臺大博物館群嘉年華」活動而投入校史研究,曾任「校園文化資產詮 釋」總助教,確立課程主架構並奠定發展規模。再Berkeley 與 DeCal 交流的經驗深植腦海,期待能透過「臺灣大學」的建立,促進大專院校本位課程的發展。

    蔡明達

      1979年生,臺大土木所博士,現 為網路公司經理、逢甲大學兼任助理教授、宜修網站長。個人長時間投入(2004迄今)校園文化資產詮釋課程擔任助教,與同學一同探索臺大校園建築與空間。 在臺大向老建築學習而獲益良多,認為建築其實就是人與基地環境的一種對話,或者說,一種回應。在全球氣候變遷的當下,我們應該學習更謙卑、和諧的與環境共 存。

    劉建甫

      1976年生,臺大農藝所碩士,目前任職於臺大農藝系,負責人工氣候室管理工作。2003年參與校園文化資產詮釋通識課程。同年,在意外的情況下發現臺灣蓬萊米之父──磯永吉的大量藏書,並逐步揭開了隱身於臺大農場中的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(磯小屋)的身世之謎。


    ...繼續閱讀


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
      comuni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