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

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網路狂銷

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網友評鑑5顆星

我朋友前幾天買了 覺得很滿意喔

博客來社會科學-總論分類網友推薦

  • 定價:450
  • 優惠價:9405
  •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360

  • 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

    想看更多[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]的詳細說明嗎
   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

    內容簡介

      哈伯瑪斯的公共領域概念包含一個模型,即自由主義的模型,他認為社會中有私領域與公權力領域,所謂的私領域是人民生活的市民社會;而公權力領域則是掌握國家政府龐大的政治體系。而公共領域是介於私領域與公權力領域之間,公共領域的功能在於使人們能聚集,並討論公共事務。哈伯瑪斯認為,公共領域的存在是需要有條件的規範,才能長時間維持公共領域的存在與功能。其中最重要的是保障公共領域有集會、結社、出版,及言論自由,如此才能使公眾在公共領域的空間中,有權力並敢於批評公共政策的疏失。自18世紀以來,由於資本主義的興起,產生新興的布爾喬亞階級〈即中產階級〉,布爾喬亞在當時的社會辦報紙、開讀書會、在沙龍討論歷史、哲學、社會、國家政治等議題,成社會主要的輿論。而布爾喬亞階級所涉入的公眾活動空間即是公共領域。在公共領域中,人們能在與他人交談、溝通,並達成對事務理念的共識與了解。在18世紀早期參與公共領域討論的人較少,人們可以面對面的溝通。而至工業革命後,資本家漸漸增多,促使愈來愈多的人想參與公眾事務,而使得公共領域的結構出現轉型的變化,人們參與公眾事物需要依賴大眾傳播媒體來進行溝通,以維持公共領域的功能。
    ...繼續閱讀



    , , , ,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
      comuni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