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的頌歌

博客來好書推薦-最後的頌歌

最後的頌歌網友評鑑4.5顆星

點擊圖片 即可前往購買

博客來社會科學-文化研究分類超值推薦

  • 定價:280
  • 優惠價:95266
  •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252

  • 最後的頌歌

    想了解更多[最後的頌歌]的內容嗎
   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

    內容簡介

      人生自古誰無死,再偉大的人也要面對死亡。死亡對於人類來說是無法逃避的。茫茫宇宙,大千世界,我們在這?誕生、成長,直到最後化為塵土。生命的終結是一個必然的結果,而死亡又是一個不可經驗的歷史過程,即使有“六道輪迴”,輪迴過來的你也不是原來的你。正因為如此,死亡具有了神秘莫測的魅力,成為人類永恆的中心話題。

      死亡蘊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、深刻的生命意義,離不開其時其地的文化浸染。中國有中國的文化,中國人有中國人的生死觀。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把生死看成是人生的兩件大事。在中國人的觀念?,死比生還要重要,是生命活動最有深刻意義的時刻,是生命最後的表露與昇華,是完成了的生命。

      中國是個禮儀之邦。因為如此,我們的祖先制定了一系列關於死的禮儀。幾千年來形成的喪葬禮儀是中國人的重大禮儀,是死者的親朋好友、鄰里鄉人為其哀悼、紀念、評價的禮儀,它早在周代就已經相當完備了。遵循天人合一的自然法則,在天地人和諧的生命系統中,先哲們虔誠地表達著對自然的尊重、對生命的尊重,既讓死去的人滿意,也讓活著的人安寧,它揭示了中國人生死觀的深層內涵。尤其“慎終追遠”的孝親思想,一直是中國固有文化中為人所稱道的至上美德。現在看來,它是多麼難得可貴。

      但今日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,人們對生死的認識產生了偏差,出現了許多不莊嚴的現象。我們確實應該好好反思自身的文化傳統,真正去發掘民族文化的精髓,汲取營養。本書由天人合一的傳統哲學思想出發,闡述了生與死的關係。從臨終關懷到死亡體驗、從喪葬品的準備到安葬地的選擇、甚至從初終瑣禮到葬後禮儀,以及之後慎終追遠的祭祀都有詳細的紀錄與說明,結合祖先的古訓,調整現代人的偏差觀念,賦予喪葬新的時代意義。

      閱讀本書,讓我們能夠用更開闊的心去看待自身生命的完結、去接受死亡,也讓我們學會如何活得有意義、活得有尊嚴,更讓我們能夠健康的去面對週遭的死亡、努力讓死者走得毫無怨懟。

    作者簡介

    李建軍

    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(1998-2002)

      美國南加州大學人體工程學計畫主任
      上海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客座教授

      李建軍在對天體星象、氣候變化和光源等自然規律的研究中,發現了自然環境對人類的思維、生活品質以及創造力的影響,進而驗證了平地、海洋、高山和河川等自然環境中不同的磁場對人體直接或間接的影響,並根據每個人不同磁場和特質,應用人體工程學,使人的能量、生活品質以及生命提升到最佳狀態。他在人體工程學的三理要素—— 生理、命理和地理對人的影響方面,總結出了一套完整系統的理論。他以獨到的見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,蹊徑獨辟,取得了卓越的成就。

      近年來,李建軍及人體工程學,引起了西方社會學術界的廣泛關注,獲得西方國家主流社會的青睞。他以豐碩的學術著作和實踐驗證的事實,廣受學術界的重視,榮膺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顧問(1998 ~ 2002)和美國南加州大學(USC)人體工程學計畫主任。


    ...繼續閱讀



    , , , ,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
      comuni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