種一棵家族樹

種一棵家族樹強檔特價

種一棵家族樹網友評鑑5顆星

點擊圖片 即可前往購買

博客來社會科學-報導文學分類限量出清

  • 定價:480
  • 優惠價:85408
  • 優惠期限:2014年02月28日止

  • 種一棵家族樹

    想看更多[種一棵家族樹]的詳細說明嗎
   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

    內容簡介

      天搖地動二十五秒,河山為之變色,十萬六千多戶家園為之破碎,多少黎民蒼生為此付出數年、甚至後半生光陰,孜孜矻矻地重建家園、重建心靈與人生。

      大地震摧毀家屋,也改寫了數以萬計的家族史。尤其是被瓦解的一百一十餘座集合式住宅,影響層面既廣且深,家園再造的難度最棘手。

      災後一、二年,以隨機取樣的方式採訪;屆滿五周年前,再構思以「過去和現在」兩種人生場景的對照,凝視重建紋理及家庭變遷。

      這一回於二○○七年起跑的創作計畫,是以都市型態的社區住宅重建為基調。除了「世態文字」及「工作現況」是預設的提問以外,盡量不做引導式訪談,希望獲至較客觀的訊息,直到第二年上半年著手寫作,一邊進行的電話延伸訪談,也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完成的。

      邀約更新會幹部或請他推薦一戶人家,作為採訪的取樣,傾聽重建甘苦、景氣的消長與困境、更新會和「九二一基金會」謝執行長的互動情形、不同工作團隊之間的磨合……,挨家挨戶交心探訪,置身新居一探重建後的生活樣貌,是一幅超大尺度的台灣常民生活拼圖。
     
      在話題不設防、自然而然的情境下,有人憶及九二一那一夜依然感到駭怕而落淚,有人的舊傷還在復健中,有人憂鬱症未癒,殘留的「地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」現象,有請衛生署持續予以關注。

      本書的〈奮力紮根,開枝展葉〉單元,係按照加入「臨門家族」的先後,依序編輯。如果想要掌握「臨門方案」的重建策略及內容,何妨在讀過〈量身打造重建方法論〉之後,接續閱讀No1、No2、No3、No24、No26、No35、No36、No41、No60、No66等臨門家族重建紀事,對於特殊時空有了初步印象,再回過頭一一展讀所有社區的故事,或許更容易在深山密林中找到通往「空谷聽回音」的捷徑。

      歸納這一年的踏查見聞,在字裡行間,可感受到「更新會」的種種境遇:「感恩惜福、凡事看得開、一改以往不相往來的鄰里關係」是謂三句共同語言,外加一項共同際遇「誤解∕中傷∕訴訟」;但「看得開」往往源自「為社區效命,卻蒙受冤屈」的參悟。遺憾的是,投入「更新會」推動重建的公教和受薪階層明顯地不足,亦即知識份子的社區意識與社會參與近乎冷感,是台灣社會發展進程的一大隱憂!


    作者簡介

    張蒼松

      出生於台中縣后里鄉
      日本東京寫真專門學校.報導攝影科(藝術組)畢業
      1998~2001 國立台灣美術館「台灣攝影史」研究專案主持人
      2001~2005 中國時報〈攝影家映像館〉張蒼松專欄
      2004~2005、2007~2009 台北市立美術館審議委員

      著作:
      《人間有情》皇冠出版社、《典藏艋舺歲月》時報文化出版、《繭中紅塵》木馬文化出版、《疼.惜-921台灣家族集體記憶》木馬文化及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出版、《地動情長-921家族記》經典雜誌出版、《解放天刑》台北縣政府文化局及台灣人權促進會出版

      編著:
      《年輕.台北》台北市政府出版、《回首台灣百年攝影幽光》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、《提煉時光的情味》及《百年足跡重現》台中市文化局

      個展:
      「東京鴻爪」台北爵士藝廊、「秋的緯度美」東京DOI藝廊、「秋殤」台灣省立美術館、「繭中紅塵」台北爵士藝廊、「繭中繭-於精神病院」及「家族記-台灣大地震滿五年」東京銀座Nikon Salon、「解放天刑」台北縣藝文中心

      典藏:
      台北市立美術館、國立台灣美術館

      獎項:
      2006二十九屆「吳三連獎」藝術類.歷年來第六位攝影者獲獎

      *映現「身處困阨的人性之美」、覺察「不富也要好禮」的中心思想於系列著作一以貫之。


    ...繼續閱讀



    , , , ,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
      comuni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