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說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

圖說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強檔特價

圖說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網友評鑑5顆星

還在猶豫要不要買嗎?再不買就來不及了

博客來社會科學-文化研究分類優質推薦

  • 定價:480
  • 優惠價:9432
  •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384

  • 圖說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

    想了解更多[圖說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]的內容嗎
   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

    內容簡介

      節氣不只是農耕行事曆,更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。聯合國正在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,節氣便是一項重要的「非物質文化遺產」。請想想看:幾億華人為何要在「清明」上山掃墓、吃潤餅,在「立冬」同時進補增強體質?

      ◆ 清明:因為「清明」正值春天百花盛開,唐朝人於是趁春光明媚出外踏青,並延續紀念介之推而吃寒食的習俗,上山掃墓,悼念故去的祖先,吃潤餅之類的冷食。立冬:這是進入冬季的分界線,氣溫下降,「立冬之日,水始冰、地始凍」,所以不僅田裡農作物要收成貯藏好,出嫁的女兒更在立冬為父母、家人燉煮雞湯豬肚之類營養品,讓大家暖身補氣,以免寒氣入侵。

      這就是節氣對我們生活的影響。二十四節氣是老祖宗觀察氣候變化,定出這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法則,除了應用在農耕上,更重要的是:它還能一一落實在每天生活中。今日全球氣候變遷在國際間廣受討論,台灣歷經多次天災後,更常思索著如何強化適應自然的能力。而節氣正是老祖先適應氣候的智慧展現!老東西,發揮新用途,學習節氣民俗的來龍去脈,我們將可獲得更多啟發,進而構思出改善現狀的新作為。

      本書集合中國國家博物館及民俗學會的努力,蒐集超過600幅圖畫、上千則文字記載,依四季分別介紹24個節氣。諸如「夏至不栽,東倒西歪」、「小暑大暑,淹死老鼠」等氣候諺語,搭配宮廷織錦、古畫、剪紙、以及逗趣的版畫,讀來更顯趣味十足!

      關於各節氣的起源發展,不同民族的節氣活動、風俗習慣等,也透過圖文解說,帶給讀者豐富多彩的印象,是坊間第一部圖象資料最完整、全本彩色精印的民俗書。可說是瞭解二十四節氣最實用的讀物,同時也為聯合國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」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。

    本書特色

      ◆民俗圖片數量之豐,堪稱同類型書籍中的佼佼者。

      ◆ 圖片種類亦最多,包含名畫、刺繡、雕塑、版畫、器具等,盡展各民族美學風格特長,對藝術設計極有參考價值。

      ◆ 全書彩色精印,以600幅圖片介紹節氣的應用與相關民俗活動,其專業性亦是社會學、民族文化研究者不可或缺的資料。

    編者簡介

    宋兆麟

      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,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,官方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」專家委員會委員。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。數十年來從事考古學、民族學、民俗學研究,側重史前文化和民間文化。主要著作多為學術研究人士引用,有《中國遠古文化》、《中國民俗文物通論》、《中國風俗通史》、《中國生育信仰》、《中國民間神像》、《巫覡》等。


    ...繼續閱讀


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
      comuni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